华月诗
萧纲〔南北朝〕
兔丝生云夜,蛾形出汉时。
欲传千里意,不照十年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月亮在多云的夜空中升起,早在汉代它就在影娥池中现出了蛾眉。
我只想让它传达我对千里之外的人的思念,不希望它照见我分别十年来的伤悲。
注释
华月:皎洁的月亮。
兔丝:当作“兔腹”,指月亮。传说月中有玉兔。屈原《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顾利维何,而顾菟(同“兔”)在腹?”丝,一说当作“影”,兔影也指月亮。
蛾形:指蛾眉月。《三辅黄图·未央宫》:“影娥(月中有嫦娥)池,武帝凿以玩月。其旁起望鹄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亦曰朓蟾台。”形,一作“影”。
简析
诗的前两句以景起兴,写月出之景,夜幕下的兔丝与灯影勾勒出静谧孤寂之境;后两句直抒衷肠,道尽思妇之情,“千里意”与“十年悲”时空交织,女子欲借微光传递深情却终成徒劳,情感真挚浓烈,言简而意深,写出思妇的旷达胸襟,与一般思妇诗不同。
萧纲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280篇诗文 24条名句
门有车马客行
鲍照〔南北朝〕
门有车马客,问君何乡士。
捷步往相讯,果得旧邻里。
凄凄声中情,慊慊增下俚。
语昔有故悲,论今无新喜。
清晨相访慰,日暮不能已。
欢戚竞寻叙,谈调何终止。
辞端竟未究,忽唱分途始。
前悲尚未弭,后戚方复起。
嘶声盈我口,谈言在我耳。
“手迹可传心,愿尔笃行李。”
渡黄河
范云〔南北朝〕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