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雨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有深深思念着的人,却相隔很远在他乡。
我有所感怀的事情,但深深的埋在心底。
他乡遥远难以去到,我没有一天不遥望它。
心中忧愁苦闷却无处化解,每时每刻都在思念。
我的前途似乎也迷茫无望,只能独自宿在这空屋中。
秋夜漫长,天色未明,而风雨骤起,天地一片苍茫。
不学学苦行僧的佛法,如何忘记曾经的过往!

注释
乡:家乡。
瞻望:往远处或高处看,敬仰并寄以希望。
夕:日落的时候。
无夕:没有一个夜晚。
残灯:即将熄灭的烛火。
夜:黑夜,代指前途的黑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首句开门见山,写出了所要记叙的事情,强烈的感情色彩也在无需意像的渲染的情况下,立刻展现在读者面前。四句话形式上两两相同,但情感上却是层层深入的,第一句提到了人的思念和远,都是平平的概述,点到为止,并没有提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的思念她。第二句则重点写到了思念,写到思念的程度,也并没有深写。行文至此,全诗的中心已经点明框架,已经明晰,但还只是一幅,如果用画画作比的话,构图,或者说是工笔前的白描图,线条简洁而有力。第三句对第一句进行了扩充和延伸,乡远远的程度,对故乡,更准确的说是对故乡的生活,故乡的人的思念之深。第四句是对第二句进行了扩充和延伸。

  一、三句是写实,故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是白居易四十岁即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时所写。从“独宿在空堂”可以看出,此诗是为一个与作者相爱的女子而写。且学者周相录考证,这个女子就是白居易几度在诗作中提到过的“东邻婵娟子”湘灵。

参考资料:完善

1、 刘星辰.白居易诗集品鉴:四川大学 ,2005年:26-35
2、 王安萍.白居易作品研究:东北大学,2005年:21-28

简析

  《夜雨》是一首抒情诗,整首诗贯穿着白居易的大、简、妙风格。此诗虽写爱情、写思念,但不像多数爱情诗一样婉约,它大气而又不失细腻,这不是刻意为之,只是一种情感所至,一种浑然天成。全诗没有比喻、没有用典,也没有大量的兴、比,诗人只是通过描绘夜里风雨纷纷的场景,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其相爱女子“东邻婵娟子”湘灵真挚的思念之情。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89篇诗文  187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苦昼短

李贺 李贺〔唐代〕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王昌龄 王昌龄〔唐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连江 一作:连天)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晴野望

王维 王维〔唐代〕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